下面是上個禮拜參加MIC(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時為面試用寫的稿子,可惜後來沒有問這個文章的問題,阿醜就野人獻曝一下,有興趣的朋友看看就好,希望大家能多給我一些意見:p
作者:謝宜峰
一、前言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的第三年,對於外資的影響為何?本文從電信產業的角度切入,以政策環境、外資經營現況,分析中國IT產業環境加入WTO後對於外資的衝擊做為廠商投資、搶佔市場時決策所需的資訊。
二、政策環境
中國加入WTO組織前,電信產業長期為國業事業,電信事業政策的製定與實施由中國信息產業部負責,再由地方通信管理局進行電信授權範圍以及地方電件業務管理等相關業務。中國信息產業部在2001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頒布了「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規定外商得以採用設立合資企業的方式,在中國進行相關業務運作。
值得注意的是,經營基礎電信業務(無線傳呼業務除外)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在企業中的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49%。經營增值電信業務(包括基礎電信業務中的無線尋呼業務)的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的外方投資者在企業中的出資比例,最終不得超過50%。本研究整理如下
另一方面,加入WTO 之後為符合公平原則,中國大陸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出口退稅率的通知發佈之後在2003 年,2004 1月1日起出口退稅率平均調降3%;同時,建立中央、地方財政分別負擔75%和25%出口退稅款的新機制中國大陸國家稅務總局逐步取消目前外商所享有的優惠,然而中國大陸國家稅務總局對於至於包括程式控制電話、電報交換機、光通訊設備、重量不大於10 公斤的便攜數位式自動資料處理機、PCB 等資通訊産品,則在官方為扶持高科技產業的考量下,保持既有17%的出口退稅率。
三、外資發展現況
根據資訊產業部發佈的統計報告,中國大陸手機市場中,國產手機分裂成三大陣營。第一陣營為波導和TCL,兩家國產品牌手機的銷量總和為851.23萬台,第二陣營以銷量150萬台到200萬台為特徵,分別為:海爾、桑菲、夏新、聯想、中電通信、康佳、天時達。其他品牌為第三陣營,銷量均低於100萬台。
另一方面,中國手機銷售從上年同期的3386萬台升至4457萬台。據賽迪顧問統計,Nokia、Motorola、Samsung在2005年上半年的份額分別為14.60%、12.98%、10.46%,三者合計佔據了約38.04%的份額,總和836.91萬台,本研究整理手機銷售分佈圖如下:
四、結論
1.法令政策開放,營運關鍵仍把握在官方
加入WTO之初,中國官方在由封閉電信政策改投開放外資進入的角度,仍限制外資須以合資方式進行企業業務經營。加入WTO第三年,中國官方調整退稅率則,目前高科技產業仍維持較為優惠的政策,然而外資廠商仍需隨時因應大陸官方所頒布之外資相關政策,惟有開放與合作的方向,才有機會在投資環境萬變之大陸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2.行動通訊新科技,規格標準是影響外資進入門檻
由上述資料了解,目前2.5G市場外資與國產手機呈現膠著拉鋸的競爭狀況,然而隨時著第三代行動通訊(3G)為行動通訊產業近年的焦點,各國逐漸形成歐規WCDMA及美規的CDMA-2000二大陣營標準,然中國行動通訊業者則發表TDS-CDMA(大唐電信與西門子於1998年合作開發)規格,預料未來這類專屬產業標準方式,將成為中國大陸政府未來制訂產業政策的新方向,亦是欲投資中國大陸電信市場外商注意的焦點。
參考資料:
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上網時間,2005年9月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上網時間,2005年9月8日
國產手機2005年上半年增長46.1% 裂變成三大陣營,中國電子事業信息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