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40歲左右的朋友絕對聽過Diadora這個品牌,早在30年前的台灣,Diadora可是街頭最夯的國外品牌,可惜風水輪流轉,台灣代理商似乎沒有用心(也不懂?)在經營這個已經有50年以上歷史的義大利國寶品牌。
為什麼說是時勢造品牌?在找了資料後才發現,原來是由於當時的時(世界大戰)和地(靠近山脈)間接造成diadora的誕生,就讓我們的鞋品牌魂繼續燃燒吧:p
歷史:
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義大利軍方的需求以及戰後大後方的製鞋工業快速發展下,其中以能適應各種環境、長途跋涉的登山鞋最為受歡迎。Diadora(以下稱d)也就誕生了。
60年代:D從工廠轉型為工業時代(from workshop to industry),由於不想再由美國引入專利品,d開始著手開發新的生產線(像是推出ski boots商品),而不再只販售登山鞋。這個時候d牌也逐漸了解到運動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將逐漸增加。另外一提,1966年到70年代,D牌一共換了四次logo(第一個logo是我比較有印象的5球型,官方表示是和奧運有關)。
70年代:D牌開始成為運動贊助商,並且提供新開發的產品給運動選手使用(網球運動為主),此外也推出運動專用衣的產品。1975到1980年代,穿著d牌的足球選手(roberto bettega)及三級跳選手(giuseppe gentile)在比賽中均有佳績。
80年代以後:除了擴大專業運動市場贊助的領域外,D牌強化一般市場的產品供給。
TENNIS(網球):有空氣流通系統(power flow)、鞋舌附近穩定用網狀素材(uni tongue)、異密度的吸震系統(DA,shock-absorbing)、鞋底中間輕量化高穩定度的扭力控制系統(CCB)、E、V、A防震大底系統(Stabil Ergofit)、合金製成的移動輔助系統(Axeler),以及抗磨外底(DURATECH)
FOOTBALL(足球):控制球方向的前端鞋面(TOUCH CONTROL)、輕量化鞋床舌前後抗震材質(ERGOS、da)、合金製成,彈性強化的移動輔助系統(Axeler),最後是足球鞋底科技,不同密度的鞋爪提供不同方向扭力、支撐以及穩定效果(FLEX ROTAX)
CYCLING(自由車):可單手調整鬆緊的多酯纖維鞋綁(TECH STOPPER)、可多段微調及自動鬆脫的鞋扣(MICRO CL)、輕量及排氣功能強化的外皮(D-SKIN)、讓腳固定於腳踏板上的混合橡膠材質(CARBON FIBER)、固定並強化腳在加速使力時效能的玻璃材質(ALU TECH CRD),以及確保通風強化的ICS材質
RUNNING(跑步):圓型衝擊吸收材質(DOUBLE ACTION)、繫鞋設計(DOUBLE LACING,和NEW BALANCE很像)、穩定鞋吞(UNITONGUE)鞋底呼吸孔設計(POWER FLOW)、合金製成的移動輔助系統(Axeler)、反光材質(3M)、鞋身採用交織空氣網(UPPER)、中底採用混合E.V.A材質的支撐設計(D.O.S)、鞋底紋路輕質及強性強化(FLEXOFT)、鞋橋規定系統(C.C.B,competition comfort bridge),最後是長途運動適用的抗磨素材(DUATECH 5000)
小心得:
diadora或許規模比不上N社、A社,或是P社,但是在公司策略以本土服務為主下,贊助義大利的運動市場(國內四大運動比賽),球隊或是選手在國際發出光芒,同樣也使贊助廠商得到高度注意,穩紮穩打的策略應用,也是國內企業值得去注意的。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網站提供選手社群的服務,使用者在註冊後可以在該選手的個人論壇互動,這個少見的貼心服務讓我看到老字號品牌順應潮流的努力。
參考連結:
DIADORA官方網站:超詳盡內容,充實到令人高潮不已(笑)
http://www.diadora.com/
.............................
無言...